大家早上好,欢迎大家走进早课会议室,我是钟美丽, 今天的早课由我来主持.
首先跟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,我叫钟美丽,钟是一见钟情的钟,美丽呢,我觉得每一个读论语的老师都是最美丽的最动人的,与各位美丽的论语传习师一见钟情了。我来自美丽的山东青岛,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叫平度,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想平平安安,幸福度过。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,从古至今,从盘古开天到如今的太平盛世,也正应了这样的一个祝愿,平安度过。任何的风吹草动,天灾人祸,走到这里都会绕道而走。我们美丽富饶的大平度,也正是因为和平,平安,所以也出产了很多的人文地理标志的产品。比如大泽山的葡萄享誉内外。云山的大樱桃,旧店的苹果、崔家集的圣女果儿、明村的西瓜、马家沟的芹菜,都是有地理标志的。在这里,我也盛情的邀请我们所有的老师和同学来平度做客。
在这里我也非常感谢我们的唐老师和刘老师,正是因为有了唐老师和刘老师的引领,我第一次正式的接触了《论语》 ,第一次听我们的邢学坤院长给我们讲了我是中国人,我要读论语,第一次决心成为了一名论语传习师,进入了论语传习师的学习课堂。同时,也感谢我们的李学欣老师这80多天的陪伴和为我们的答疑解惑。每天早晨一个小时的早课,因为有了李学欣老师的引领,变得清朗,每天都充满了期待。每天的早课都让我们精进,让我们从一个对《论语》一无所知的人,到见到《论语》,就情有所钟,深陷其中。
作为一个论语传习师,读《论语》讲《论语》传《论语》是我们的职责。我们在系统的学习《论语》。从《论语》中我看到了一个鲜活的孔子。看到了他的3000弟子,72贤者,孔老夫子和他弟子仿佛穿越千年。从过去走到了现在,在我们的眼前,在我们的生活中,引领着我们的衣食住行。我是一名女性,但是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依然是我们的行为准则,甚至对于家庭、 对于孩子 、对于社会 、对女人更是非常重要的。一个女人,关乎三代人的命运。最近网上流传的医生上门掌刮五岁孩童,推到老人的视频,最后行政拘留,如果家有贤妻呢?丈夫刑拘,失去了工作,一生命运转折,污点影响孩子,升学参军无望,如果家有贤妻,是不是这些都会避免。女人,对于丈夫,对于孩子对于整个家庭都是非常重要的。
通过80多天的学习,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收获。今天我们来诵读《尧曰第二十》
这一篇着重谈论的是治国平天下的学问,以治国为主。第一章 古圣先贤的治国方略。第二章孔子谈治国方略。第三章既是对全书的总结,也是对这一篇内容的概括。
第一章原文 尧曰:"咨!尔舜!天之历数在尔躬,允执其中。四海困穷,天禄永终。”舜亦以命禹。曰:“予小子履,敢用玄牡,敢昭告干皇皇后帝:有罪不敢赦。帝臣不蔽,简在帝心。朕躬有罪,无以万方;万方有罪,罪在朕躬。”周有大赉,善人是富。"虽有周亲,不如仁人。百姓有过,在予一人。"谨权量,审法度,修废官,四方之政行焉。兴灭国,继绝世,举逸民,天下之民归心焉。所重:民、食、丧、祭。宽则得众,信则民任焉。敏则有功,公则说。
意思是说尧(让位给舜时)说:"啧!你这个舜呀!按照天命安排的帝位次序已经落到你的身上了,你要真诚地奉行中和之道啊。如果天下的人都陷入穷困的境地,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完结了。"舜(让位给禹的时候)也这样告诫禹。商汤说:“我冒昧地用黑色的公牛来祭祀,明白地向光明伟大的天帝祷告;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。您臣仆的善恶我不敢隐瞒,请上帝予以明察。我本人如果有罪,不要因此牵连百姓;老百姓有罪,要归我一人承担责任。”周朝赏赐分封诸侯,让为善的人都富贵。(周武王说:)“即使是同姓至亲,也不如有仁德的人。百姓有过错,在我一人身上。"(孔子说:)谨慎地规范度量衡,恢复废弃的官职,政令就可以畅通了。复兴灭亡了的国家,接续断绝了的世袭贵族世家,启用被废黜的、遁世的有才德的人,天下的老百姓就会心悦诚服。执政者要重视的是;民生、粮食、丧葬、祭祀之礼。执政者宽厚就能到到老百姓的拥护,诚恳守信就会得到人民的信任,勤勉就会取得成功,公平公正老百姓就会心悦诚服。
理解:人的成长要走正道,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。任何发展都是在前代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的结果,完全否认传统,谈不上真正的发展,
第二章原文 子张问孔子曰:“何如斯可以从政矣?"子曰:"尊五美,屏四恶,斯可以从政矣。"子张曰:“何谓五美?"
子曰:“君子惠而不费,劳而不怨,欲而不贪,泰而不骄,威而不猛。”子张曰:“何谓惠而不费?"
子曰:"因民之所利而利之,斯不亦惠而不费平?择可劳而劳之,又谁怨?欲仁而得仁,又焉贪?君子无众寡,无小大,无敢慢,斯不亦泰而不骄乎?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视,俨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"子张曰:“何谓四恶?"
子曰:“不教而杀谓之虐;不戒视成谓之暴;慢令致期谓之贼;犹之与人也,出纳之吝,谓之有司。"
意思是说 子张请教孔子说:"怎么做可以从政?"
孔子说:"尊崇五种美德,摒除四种恶德,就可以从政了。"看看我们当下的许多从政者,官至高位却不能善终,都退休了又进去了,习大大一直以来的反腐倡廉国策深受老百姓的拥戴,打老虎打苍蝇我们拍手称快。作为一名从政者,你去问他何以走到今天,他一定是痛哭流涕,悔不当初。如果他早知道何以从政,知道尊五美 屏四恶,有何至于此。如今我们读了论语,做了论语传习师,我们的子孙后代,我们要跟他们一起读,将来他们如果要从政,就一定能尊五美 屏四恶,成为一个惠而不费 劳而不怨 欲而不贪 泰而不骄 威而不猛的人。接下来子张问:"什么是五种美德?"
孔子说:"君子给老百姓恩惠但自己不耗费;役使老百姓,老百姓却无怨言;追求仁德,却不含图财物:庄重矜持却不傲慢:态度威严却不猛。”子张说:"什么是给老百姓恩事而自己却不耗费呢?"
孔子说:“引导民众按照他们要获得的利益去做,这不就是给民众恩惠而自己不耗费吗?选择民众能做的事让他们做,他们还会怨谁呢?想要仁德就能得到仁德,又怎么能含求其他
呢?君子不管人是多是少,势力是大是小,都不敢怠慢,这不就是庄重矜持而不傲慢吗?君子端正穿衣戴帽,尊严目光,使人看到便为之敬畏,这不就是态度威严却不凶猛吗?"
子张又问:"什么是四恶呢?"孔子说:"不事先教育便杀戮,就是暴虐;不事先通知,而突然要求完成,就是残暴;命令下达很晚,却要求如期完成,就叫贼害;同样要给与人的东西,在拿出来的时候又很吝啬,这就是酷吏的作风。"
理解:君亲师三者集于一身,才是好领导。“不教而杀”、“不戒视成”,是虐者,是暴者,谓之无师教之德。“慢令致期”,是贼害,谓无君王之风。黄侃《论语义疏》中说“欲仁义者为廉,欲财色者为贪。”“为政之道必先施教,教若不从,然后乃杀,若不先行教而即用杀,则是酷虐之君也。"
第三章原文·孔子曰:"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也;不知礼,无以立也;不知言,无以知人也。"
就是 孔子说:"不懂得天命不可违,就不能成为君子;不懂得礼义法度,就不能立足于社会;不理解他人说的话,就不能真正了解这个人。"
理解《为政》第二篇孔子说:“吾十又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" 到这里我们才明白,成为君子不是一朝一夕,读几年书,上几年学就能达到的,是需要长期修养磨练的。学习礼制、礼节才会有独立的精神与天地来往,才可以立身、立世。
好,今天的早课到此结束,感恩各位老师的积极参与和陪伴。各位老师,我们明天见!